针对管理人员,我们要熟知管理人员的用人标准,然后根据用人标准设计培养课程,比如华为将管理者分为以下五项:
 
大部分小公司,更多的是将管理者的能力分为:目标与计划管理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迭代创新能力,以下我们将根据这些能力来开展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课程实战设计。
课程的学习方式多样化,通常我们使用到的学习策略如下:
| 方式 | 说明 | 
| 课堂培训 | 运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管理知识、技能类相关课程的集中学习与研修 | 
| 交流研讨 | 1.发掘内外部资源展开高层对话交流及业界优秀标杆企业学习以开拓思维、学习创新; 2.通过读书活动、团队建设活动等选择相关管理主题组织研讨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 
| 工作历练 | 主导相关工作项目,通过实际工作历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 
| 内部教练 | 直接主管在工作历练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予以工作教导,加速后备队的成长和进步 | 
| 案例发表 | 实际工作应用成果展示,检验学习成效,并锻炼演讲能力 | 
| 见习培养 | 参与公司给类、各级别管理会议;各类项目的实施管理过程 | 
| 岗位轮换 | 可采取部门内部、跨部门、跨公司的方式 | 
| 内部兼职 | 在本岗位工作熟练且游刃有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跨部门跨公司兼职锻炼 | 
| 工作实践 | 在工作中压担子,安排有挑战性的工作,培养业务经营、团队管理的能力,强化责任感,激发成就动机,增长才干。 | 
| 轮岗锻炼 | 在前线、前线支持、前线保障等岗位间做岗位轮换;或到基层机构锻炼,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了解基层、服务一线;或到上级公司锻炼,开阔视野 | 
| 项目锻炼 | 实施项目时,从下级机构选调熟悉业务、创新能力强的人员,参加项目,了解公司战略,提高宏观思考能力。 | 
| 交流任职 | 公司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干部个人特点与意愿,促进干部在集团公司、子公司总部、分支机构之间交流任职,以优化干部配置,增强队伍活力 | 
| 外部学习 | 有针对性地选派后备干部参加监管部门、 高等院校、 同业机构等培训或进修。 | 
| 。。。 | 。。。。。。 | 
那么结合公司的战略和企业文化,将课程体系设计为下表所示:
管理人员课程设计
| 人才标准 | 目标与计划管理能力 | 流程管理能力 | 团队领导能力 | 沟通协调能力 | 迭代创新能力 | |||||
| 制定计划 | 监控计划 | 关键流程优化 | 关键风险把控 | 团队合作 | 激励与培养 | 沟通能力 | 协调能力 | 个人迭代 | 部门迭代 | |
| 安排类型 | 第1个月 | 第2个月 | 第三个月 | 第四个月 | 第五个月 | |||||
| 管理者分享 | 从集团角度理解目标 | 从集团角度理解流程 | 从集团角度理解团队 | 从集团角度理解沟通协调 | 从集团角度理解创新 | |||||
| 课堂学习 | 商业模式设计/组织行为学/ | 流程再造/寻找关键控制点/ | 管理者角色认知/打造一流团队/人才培养/下属激励.看影视学领导力/教练技术 | 商务谈判技巧/如何有效沟通 | 如何推进变革和转型/如何在变化中求变革 | |||||
| 案例分享 | 部门目标管理项目实战分析 | 部门流程优化项目实战分析 | 部门团队建设分析 | 跨部门合作项目分析 | 工作技术变革项目分析 | |||||
| 实战研习 | 沙盘模拟:编制集团目标预计划 | 沙盘模拟:某业务项目流程管控设计 | 沙盘模拟:识人、招聘技巧 | 沙盘模拟:与难沟通的部门解决沟通问题 | 沙盘模拟:解决某业务成本高的创新思路 | |||||
| 轮岗实践 | 到投运部轮岗2周 | 到会东生产前线轮岗2周 | 到人力资源部轮岗2周 | 到沟通问题最大的二级公司轮岗2周 | 到盈利最弱的二级公司轮岗2周 | |||||
| 主题汇报 | 管理心得汇报 | 关键控制点优化提高效率的案例分享 | 下属人才培养的案例分享 | 处理有挑战性的沟通协调事件案例分享 | 创新管理项目成功经验案例分享 | |||||
| 参会讨论 | 高层经营决策分析会 | 
 | 文化建设沟通会 | 
 | 
 | |||||
| 管理人员培养5个月后,所有管理人员应做如下实践安排: | ||||||||||
| 实践 | 1、成功工作案例总结1篇/月,用作给部门内部人员学习参考; 2、培养本岗位后备人才1人,如果因业务变动得到晋升,则本岗位必须有后备人才可提拔; 3、开发课程并担任讲师1次/每2月; 4、月例会1次/每月。 | |||||||||
通常一个周期的培养课程结束后,我们会对其学习进度进行考核,考核一般会通过答辩、述职等方式展开。
 
        扫描二维码关注深蓝动态!